吉首市股票配资 上海林家瑞:从业68年的相机“营销人”,也是知名鉴赏收藏家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21:13 点击次数:181我在云南时,接到上海好友的微信,问我熟悉林家瑞吗?他最近看到了林先生的儿子,谈起他父亲这一生,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委托、寄卖,经营古旧相机和钟表,非常喜欢相机和收藏。老人勤勤恳恳一生,也是自得其乐的一生,虽然没有香港的陈烘名声大,但是在上海滩,在港台和新加坡等地吉首市股票配资,还是很有知名度的。
朋友问我是否有兴趣写一写林家瑞先生,他可以给我联系林老的儿子,家里现在还保存着很多资料和照片,都可以提供给我。刚好我16日要赶到上海,参加马正康先生“海鸥之家”的相机捐赠仪式,于是定在17日,约他们来海鸥之家谈谈。
努力回忆一下,我同林家瑞先生认识还是很早的,应该是九十年代中期,在陕西南路的祥生贸易信托商店。那时我经常来上海,并结识了蔡志锋,是他带我到处转,寻找有古旧相机的地方,去过几家信托店,记忆里还有位于康平路的罗莱相机店。
展开剩余87%而在二手相机方面,陕西南路的祥生虽然店面不大,东西倒不少,除了相机,还有旧钟表,印象还是很深的,而林家瑞先生更是印象深刻,一个胖胖的老头,头发是灰白的,脸上永远有职业的微笑,你要什么,拿给你看后还要给你讲一讲。
那时条件有限,兜里没有几个钱,再喜欢,也只能买些价值低的,交易完成后,他总是问我“你是哪里人啊?”
后来熟悉了,特别是2000年以后,我来的次数更多了,每次到他店里,总是问“这次在上海待几天啊?”
而我最后一次见他,忘了是哪一年,参加完华侨相机收藏研究会的活动,到外面的一个餐馆吃饭,我因去洗手间走在了后面,在过马路地下通道时赶上了他,此时他已经快八十岁了,有些步履蹒跚,我站下来等他,他却催我走吧:“我没有事的,走慢一点就可以了。”
而2021年夏季我又到了上海参加活动,并一起去浙江去探访相机收藏家,途中,我得知林老先生病故了,这一年,他88岁。
按照约好的时间,林家瑞的儿子林淳和朋友来到位于延安西路的海鸥之家,林淳打开书包,拿出不少他父亲留下的报纸和照片,我们边翻看,边谈论起来。
林淳说他爸爸生于1933年,是比较富裕的家庭,爷爷曾告诉他,家里原来有工厂,但被日本的飞机炸毁了,后来便从事典当和旧货生意,过去也叫“物资调剂”行业。
而爷爷是非常喜欢拍照的,家里有高级相机,他给我看爷爷当年拍摄的一组风景照,说是为了制作明信片的,拍的很好。由于家庭的影响,林家瑞16岁就开始接触相机,也喜欢和热爱了一生。
1950年林家在淮海路、成都路口开办了照相机修理行,林家瑞开始系统的了解相机知识,这一年他17岁。由于上海开放与包容性,早年英、法、德、美等各种名牌相机大量涌入,他也有机会接触了徕卡、蔡司、福伦达、禄来、柯达各种相机,都曾动手把玩,有了见识,也学到本事,这也给他一生带来快乐和生存本领。
林淳说1951年林家在上海开办了“物资调剂”商店,属于旧货性质,主要经营二手照相机、望远镜、冲洗放大和摄影器材,几年后,国家政策要求公私合营,变成了国营单位,爷爷和父亲也就成了职工,一直到退休。
而我当年去过的“祥生”,是林家瑞在1990年带领几个小青年开办的信托店,一直干到1996年退休,接下来他又到复兴中路、襄阳南路口开办一家小店,开始为自己打工,依然受欢迎。十年后到了星光摄影城开店,专卖二手相机,直到2017年老人干不动了。
而在祥生的这些年,也是林家瑞的高光时刻,他把一个很偏僻的小信托店,变成了港澳台都很有名气,众多影视、歌唱明星喜爱的淘金地,也成了上海影友寻觅摄影器材必访之处,他也成为上海名人,上海民建的优秀委员,到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。
林淳给我看一些照片,说在九十年代初,祥生贸易信托商店最先被香港电影界著名摄影师潘恒生发现,原来上海还有这么丰富又价格低廉的古董相机、钟表淘宝地,他贪婪的买了很多,直到囊空。回港后又在报纸做了介绍,结果吸引了众多的电影界、歌唱界、以及众多港台明星前来,其中仅《阮玲玉》剧组就有秦汉、梁家辉、张曼玉、叶童等多人,在上海拍戏期间,几次造访。
而其后又有徐小明、吴杰强、童安格、林忆莲等香港、台湾、新加坡等地明星造访。而这一时期,国内的相机收藏才起步,人们资金不多,信息不畅,知识也不多,而上海这一时期好东西又非常多,价格也便宜,怎么不成了海外玩家的众矢之地呢?
在林淳带来的报纸中,其中一份《中国日报》英文版报道,林家瑞参加了北京拍卖行的首次收藏相机拍卖会,他花36850元人民币,购买了六台老相机,是当场最大买家,这也是中国第一次相机专场拍卖会,轰动很大,老先生出尽风头。
而在另外一张《相机收藏研究》报道:在六十年代初,一次总理陪尼泊尔国王到上海访问,结果国王用的柯达雷丁娜相机发生故障,代表团找了几家店都不行,最后拿到林家瑞这里,他连夜手工制作一个配件给修好了,保证了国王第二天去杭州访问不受影响。
林淳说在尼克松访华时,随行记者也有人相机出了问题,也是林家瑞连夜给修好的。
看到这里,如果你认为林家瑞先生仅仅是卖相机或者修相机的就错了,他本身也是相机的爱好者和相机收藏文化播种者,到了他的店里,除了看相机,会要听他讲相机,讲摄影,讲相机的历史,以及各种相机的逻辑关系和有趣的故事,他不仅在店里讲,也到电视台开办讲座,让很多人对相机文化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爱上了相机收藏。
这一时期海内外很多报刊对他有过采访和报道,盛赞他对信托行业的值守和对相机文化的传播,也让海外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上海、了解中国,传播改革开放后上海的新气象和发展变化,可以这么说,在中国收藏、把玩和经销相机的人中,还很少有人像林老先生这样风光和被国内外报刊、电台、电视台大量报道过和众多明星所关注的人。
为此他1992年被上海电视台评为《三百六十行》功臣,又被民建评为全国优秀会员,到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,名成名就,风光无限。
林家瑞先生的一生与相机和摄影打交道,除了生活,主要是热爱和无法割舍,那些年我每次到上海参加相机文化交流会和相机拍卖会,都会看到他的身影,从没有缺席过,甚至在每次拍卖会上,老人也是当仁不让。即便后来他年纪大了,走路慢了,依然乐此不疲,去店里守着他的相机,同爱好者交流,就是一天美好时光。
林淳说他爸爸从16岁接触相机,学习摄影,一直到2017年关掉店面,从业整整68年,这一记录,估计很少再有人能打破了。
他在这个行业里,经历各种跌宕起伏的时代变迁,也享受着相机文化的孤寂快乐,从没有离开。
没有比林老先生更痴迷的人了,我们向他致敬。
照片由林淳和祖忠人提供吉首市股票配资
发布于:辽宁省